3月23日下午,由華僑大學人事處、醫學院主辦的華僑大學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第十六場在菲華樓舉行,主題為“數智背景下的精準醫療”。沙龍邀請了日本順天堂大學村山 圭教授、日本松本生命科學研究所張春花教授作主題報告。我校醫學院負責人、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華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醫生代表等參加。
村山 圭以“Clinical and molecular basis of mitochondrial disease and medicine in Japan”為題介紹了線粒體病的發展歷史、國內外研究進展、藥物研發情況以及臨床診斷、治療方法。他分析了線粒體病的遺傳和家族發病特點,并指出可通過產前基因測序精準預測疾病的發生。他稱,世界各國科學家和醫生長期致力于線粒體病治療藥物的研發,日本目前有包括?;撬?、MA-5、NAJH等在內的幾個藥物在進行臨床試驗,效果良好,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臨床試驗。

日本順天堂大學村山 圭教授作主題報告
張春花從代謝性罕見病的常規篩查現狀、常規篩查難診斷代謝疾病的特點、應答難診斷代謝疾病的診斷現狀、病例分享四個方面講述了精準醫療背景下代謝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現狀。她表示,得益于多方位檢測技術的提高,難診斷代謝疾病的診斷越來越精準,也為精準治療提供了基礎。隨著病譜擴展代謝標志物的檢測方法不斷提升、更新,張春華以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癥等病例為例,從取樣時機、要求、代謝物檢測方法等具體講述了疾病的診斷過程,提出了疾病標準診斷方法。

日本松本生命科學研究所張春花教授作主題報告
醫學院師生和醫生代表就上述報告和專家進行了討論交流,如MA-5藥物適應癥廣泛、靶點多,是否會引起嚴重后果的不良反應?日本胎兒、新生兒線粒體病篩查情況等。
活動中,雙方表示希望進一步加深上述研究方向的合作交流,共同促進線粒體疾病和代謝疾病的精準診斷及治療。

活動現場
(編輯:張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