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教育部“長江特崗學者”,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哲學學院二級教授歐陽康受邀做客我校“中國式現代化學術沙龍”第二講,解讀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機理。
在題為“學習創新理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加速民族復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力”的分享中,歐陽康從強化方法論自覺為引,通過細致梳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演進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演進邏輯,重點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建構邏輯。
歐陽康指出,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強化方法論自覺,就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強化“歷史、時代、自我”三種意識。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具有里程碑意義,站在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文明、世界政黨政治、思想理論建設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制高點上思考問題。
歐陽康強調,中華民族對現代化的認識經歷了畏懼、追尋、脫離、誤解、拒斥與創造六個階段,在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積極探索過程中,得出的最重要結論是“走自己的路”,這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更是黨的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展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既不能走西方式現代化的資本主義道路,也不能簡單地走傳統的社會主義道路,而是必須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本次沙龍由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僑大學研究基地主辦,來自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單位的師生參加學習。
學術沙龍現場
(編輯:魏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