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陳靜)6月20日,《全球中國:區域國別學的跨學科探索》新書發布會在三聯書店韜奮圖書館召開。

《全球中國:區域國別學的跨學科探索》由華僑大學講席教授兼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創院院長吳小安主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近日出版。全書包括16篇區域國別專題文章,分“跨學科的探索”“歷史學的探討”“圓桌討論與個人訪談”三個部分,從不同維度探討了中國的區域國別學研究。 “本書是在一個特殊的節點和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集體完成的專業嘗試,是廣大同仁團隊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晶。”吳小安在序言中說。據介紹,該書第一部分5篇論文注重跨學科與跨地域的背景,注重中青年學人的參與;第二部分4篇有關中國史、美國史、東南亞史和華僑華人史,從歷史學不同領域探討了區域國別學究竟為了什么、應該是什么等問題;第三部分共7篇,具有“頭腦風暴”色彩,與專欄專題論文體裁不同,更具個性與感性、隨機性與專門性、互動性與批判性,學者結合個體研究經歷,從不同維度闡釋了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與教訓。 吳小安表示,區域國別學是新世紀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學人從中國視角與學術傳統出發,在借鑒國際學界已有的區域研究成果基礎上,以學科交叉融合為方法論特征,對“全球南方”與西方國家進行系統研究的、整體性的、創新性的學問。通俗地概括,中國區域國別學就是培養“懂語言、通國別、精領域”的復合型專門人才,是具有鮮明時代性與深刻人類社會變革,以及中國特色學術傳統、話語體系與理論關懷的學科。2022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確定將區域國別學納入第14類交叉學科一級學科目錄,可授予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學位。今年4月,教育部更新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增設的29種新專業就包括區域國別學。 “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的設立,是對國家戰略和時代需求的有效回應,也是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專家表示,該書是區域國別與國際問題研究、跨國家與跨地區研究、學科理論與方法論和華僑華人研究的必讀參考書目。 發布會由三聯書店總編輯常紹民主持,三聯書店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宋志軍,華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吳劍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區域國別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院長、教授羅林,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仲偉民等近20位專家學人參加了活動。
原文鏈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6/t20250626_5883498.shtml
中國新聞網: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438317.shtml
央視網:https://news.cctv.com/2025/06/26/ARTIRxPBP5kCGcw0X1nCC9kV250626.shtml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