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南安市出臺《“來南安·會成功”引才聚才專項行動方案》,圍繞廣聚英才、校地聯培、科創賦能、賽會集智、安棲雅居五大行動,推出16條務實舉措,著力構建多元協同、開放融合、宜業宜居的人才生態體系,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強磁場”。
全域聯動 全員引才 吸引人才“向南而行”
在“廣聚英才”行動中,南安打破傳統引才壁壘,從“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轉變,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引才格局。各鄉鎮(街道)及涉才部門整合鄉賢、校友會、留聯會、行業商協會等社會資源,壯大引才隊伍,推動全域行動、全員參與。
為突破地域與產業局限,南安創新推出“飛地引才”模式,建立跨區域人才共享機制,推動人才資源在不同區域間優化配置。對于引薦有功的組織機構,設立“梧桐獎”“伯樂獎”“云梯獎”“金橋獎”四項榮譽,最高可獲得10萬元獎勵,激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平臺建設方面,南安進一步增強對內對外聯動。在南安籍人才較集中的高校和城市設立“引才工作站”,聘任“引才大使”,開展“南籍人才故鄉行”等活動,增強家鄉認同感與歸屬感。對內,則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站、特級人才實驗室等高能平臺,形成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華僑大學研究生在盛譽機械設備公司生產車間研究技術難題
校地聯培 產教融合 讓校企“攀親結緣”
圍繞深化產教融合,南安啟動“校地聯培”行動,探索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位于聯東U谷的泉州市盛譽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與華僑大學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成功攻克電主軸熱伸長抑制等關鍵技術難題,使產品性能大幅提升、生產成本降低25%、年產值增加2000萬元。
南安堅持“企業所需、高校所能、地方所用”原則,設立校地聯合培養基地,鼓勵高校碩博研究生參與企事業單位項目攻堅,打通“需求—培養—使用”閉環鏈條,有效解決人才配置錯位問題。
聯培期間,南安為研究生提供最高2000元/月生活補貼及免費住房;為導師團隊提供每名碩士生不少于5萬元、博士生不少于10萬元的助研經費。對優秀科研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研究生期滿后選擇留南就業創業的,可享受首年免租、次年五折、第三年七五折的住房優惠政策。

南安科技人才創新中心、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泉州芯谷南安科創中心
科創賦能 生態優化 打造創新創業“成長搖籃”
南安堅持“安其業”才能“盡其才”理念,積極打造區域性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南安科技人才創新中心、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泉州芯谷南安科創中心等“創新策源地”,配套6.2萬平方米辦公區和23.7萬平方米廠房,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空間支撐和配套服務。
同時,南安以“市場運營+政府補貼”模式,盤活45萬平方米人才房和25萬平方米國企閑置用房,建設人才驛站和周轉房,推出拎包入住、租金減免等措施,為各類人才創造安居環境。針對高層次人才,還提供“五年購房半價、十年贈送產權”專屬政策,全面增強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與黏性。
原文鏈接: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75729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