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中國通信技術及與之相關的信號處理技術面臨哪些問題?今后又該如何發展?今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名專家學者齊聚華僑大學,就這一問題展開研討,以促進通信與信號處理學科的發展。
由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專業委員會主辦,華僑大學承辦的2009年中國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今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乃通教授、華僑大學校長丘進教授、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寶玉教授應邀擔任大會主席并出席學術年會開幕式。華僑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蔡燦輝教授主持開幕式。
丘進校長在歡迎辭中稱,華僑大學作為國家在特殊時期為特殊任務而創辦的大學,在中國歷史發展中起著獨特的作用。但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需要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的支持與幫助。他希望此類學術會議能經常在華僑大學召開,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關心華大、扶持華大,幫助華大事半功倍地、高效地完成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
鄭寶玉教授代表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專業委員會對各位專家、代表參加會議表示熱烈歡迎。他特別感謝會議特邀的五位專家來作報告,感謝會議的東道主華僑大學為會議的順利召開所作的精心準備和周到安排。
在兩天的會期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乃通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馬凱光教授、清華大學陸建華教授、瑞典 UMEA 大學李海波教授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副總裁易芝玲博士分別作《面向深空探測通信的空間信息字》、《Super — resolutionlmaging》、《空間信息網絡基礎科學問題初探》、《綠色視頻通信》和《Marching towards 4G Communications》的主題報告。與會代表還分成四組,就通信理論與通信系統、信號處理展開分組討論。

大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