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華僑大學組織支持15支學生社會實踐支隊共183名學生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華文化傳播、招生宣傳、僑情僑史專題調研等交流活動20余場,活動輻射超過5000名華裔新生代。華大學子們走出去、講出來,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進一步增強了對海外僑情僑史的了解,鑄牢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僑遇:中馬春節文化傳承與交流”實踐團深入馬來西亞檳城姓周橋、吉隆坡柏威年廣場、馬六甲青云亭與紅屋以及沙巴等地,用鏡頭和采訪記錄下華人慶祝春節的珍貴瞬間,探尋春節文化在異國他鄉的傳承與發展。
“攜福筑夢·緬馬福緣”實踐團在緬甸和馬來西亞當地的社區中深入開展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福”文化主題活動,團隊在“歡樂春節嘉年華”活動中與福建同鄉總會共同搭建了福建美食和中華“福”文化攤位。攤位不僅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元素,還融入了現代的設計理念,充分體現了“福”文化的深厚底蘊。實踐團成員趙永濤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讓更多國家的青少年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共同架起跨文化理解與尊重的橋梁。”
“攜福筑夢·緬馬福緣”實踐團在緬甸開展“福”文化主題活動
“僑遇”實踐團在馬來西亞沙巴開展新春舞獅活動
非遺技藝出海,開展跨文化對話
“海絲閩韻”實踐團帶著滿滿的熱忱與使命,走進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等,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閩南文化傳播之旅,讓閩南文化的魅力在香港校園中綻放光彩。實踐團成員們走進香港中學,立足文化交流,借助文化調研與體驗,促進文化傳承發展,與香港學生互動交流,挖掘文化創意元素,借閩南文化精神激發香港學子的愛國情懷。
“攜福筑夢·福耀印寮”實踐團讓老撾和印度尼西亞的青年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福”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促進中外文化的互融互通。實踐團精心準備了宣傳冊,向學生們講解“福”文化在節慶、建筑和技藝方面的體現。節日篇介紹了春節、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及習俗;建筑篇講述了祠堂、牌坊、福地等傳統建筑的象征意義;技藝篇則展示了剪紙、木雕、刺繡等非遺技藝的精美工藝,讓學生們更直觀地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攜福筑夢·福耀印寮”實踐團在當地開展剪紙活動
各實踐團成員開展非遺文化體驗活動
傳承嘉庚精神,在行動中書寫奮斗篇章
“追尋陳嘉庚先生的足跡‘嘉庚精神’海外傳播”實踐隊發揮僑校僑生的優勢,采用課堂宣講、人物采訪、實地考察等方式,深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華文中學等地調研嘉庚精神在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傳承傳播現狀。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交流活動中,團隊成員卓嵩原以“弘揚嘉庚精神,傳承文化薪火”為主題,通過系統梳理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與卓越成就,深入闡釋其“誠毅”品格的深刻內涵。為深化宣講效果,團隊創新設計“嘉庚頌”互動環節,組織學生通過頌文創作抒發對嘉庚先生的敬仰之情。
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才明華文教育中心,洪婷婷與徐櫻馨宣講嘉庚精神,并舉辦手抄報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用色彩和文字展現對嘉庚精神的理解,鍛煉了動手和藝術表達能力。此次實踐活動促進了文化交流,加深了中國和印尼青少年的友誼,將嘉庚精神扎根在印尼青少年心中。
實踐活動受到當地媒體的報道
實踐團成員與當地青年學生合影
開展學校宣傳,傳遞華大之聲
“六時研茶2.0”實踐團在意大利的曼托瓦布雷西亞華夏中文學校和德智國際語言學校進行招生宣傳,團隊成員介紹了華僑大學針對僑生的入學簡化流程和留學歸國的優惠政策、如何通過正規渠道申請入學,以及華僑大學的國際化教學理念,激發了華裔青年學子回國深造的興趣。
“港城馬語”實踐團的成員們來到了馬來西亞的太平華聯中學與吉華獨立中學,擔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傳播中華文化,將熱愛中華文化的種子播撒在海外學子的心中。團隊成員通過PPT和視頻向參加活動的老師和同學介紹了在華僑大學學習生活以及學校“一元主導、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園文化。“華大確實是一個非常適合我們留學生學習的大學。希望通過我們的宣講,讓越來越多的馬來西亞學弟學妹來到華僑大學。”團隊成員蔡沛致如是說。
“華夏星港馬”實踐團在香港元朗區伯特利中學、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開展招生宣傳活動,通過招生宣講與課程體驗,吸引數百名青年學子關注華僑大學,助力華文教育發展。
“六時研茶2.0”實踐團意大利德智國際語言學校進行招生宣傳
“港城馬語”實踐團隊在馬來西亞的中學進行招生宣傳
據悉,華僑大學“逐夢海絲”學生海外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引導港澳臺僑學生及外國留學生充分認識“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各國家和地區取得的建設成就,深刻感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偉力。自2012年開展以來,已累計立項支持團隊186支,2081名港澳臺僑及外國留學生參與實踐,實踐團成員通過實踐活動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實踐期間,一批批優秀的實踐團隊脫穎而出,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獲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亞洲時報》、緬甸國家廣播電視臺等多家海外媒體宣傳報道,積極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在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體現華大學子的使命擔當。
(責編:蔡君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