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集美?兩岸青年大學生鄉創研學營暨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暑期“四力”實踐活動,7月4日上午在廈門集美兩岸青少年發展中心拉開帷幕。7月4日至6日,約50名內地及港澳臺僑青年大學生將赴集美高浦村、城內村、雙嶺村三個村居,了解村容村貌、文化歷史,挖掘鄉村特色,并進行短視頻取材和拍攝、創作,在三天中共學、共創,以原創短視頻助力鄉村“出道”。
活動由華僑大學、集美區鄉村振興辦、集美區臺港澳事務辦公室、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集美文教區管委會、集美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指導,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海峽兩岸影視人才交流與影視文化研究中心、集美兩岸青少年發展中心主辦,旨在培養青年學生實踐能力,促進兩岸交流,賦能鄉村振興。
“現代社會需要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實踐的錘煉?!比A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林慶祥表示,希望借助青年大學生的專長,創作短視頻并在互聯網平臺進行推送,傳播賦能,為國家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華大新傳學子的青春力量。他同時表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同學們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鍛煉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來自臺灣的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學生吳詩淇告訴記者,來廈求學后,這里與家鄉相似的風土人情、相通的語言讓她倍感親切,如同來到了第二故鄉。一直以來,吳詩淇都對古建筑、文物古跡特別感興趣,她將利用這次機會深入村居,用短視頻講述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吳詩淇說,作為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學生,希望畢業之后能留在大陸工作,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努力講好中國故事。
來自香港的新聞與傳播學院2022級學生柏思妍表示,非常期待此次研學營活動,并透露腦中的“腳本”已初具模型,“我們小組應該會把重點放在歷史文化特色,特別是非遺方面,探訪當地老人,挖掘故事?!?/p>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華僑大學聚融壹家港澳臺僑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和授旗儀式。據悉,今年5月,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集美兩岸青少年發展中心成功申報了華僑大學聚融壹家港澳臺僑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成為全校5個基地之一。基地以新傳學院港澳臺僑學生為主體,規劃圍繞鄉村振興、兩岸研學、文創文旅、新媒體短視頻、電商直播等5大主題進行實踐課程和實操勞作體驗,以摸索并形成具備華大特色的兩岸青年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模式。本次兩岸大學生鄉創研學營,就是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具體舉措。




活動現場
(編輯:李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