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至11日,我校組織38名兩岸師生共赴莆田,通過實地參觀、體驗互動、交流學習等方式,聆聽媽祖的事跡,了解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內核,“和平、勇敢、友善”的核心理念以及“平安、和諧、包容”的價值取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媽祖精神的熏陶,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
研學第一站,同學們來到莆田工藝美術城,參觀大師珍品,學習木雕、玉雕、石雕制作的傳統工藝,體會大師們守正創新的“工匠精神”。國家級非遺莆田木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林建軍為同學們進行現場教學講述了他與木雕結緣的故事。“一棵沉香樹要歷經十個春秋的成長方可擁有結香的能力,一位工藝師也要經受數十年的磨礪方可擁有精湛的技藝。”他告訴同學們:“持之以恒,藝無止境”。
隨后,同學們來到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基地——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雙馳企業成立于1991年,一直專注于鞋業全產業鏈的布局延伸,是福建省省級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企業、福建省足球鞋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在這里,研學導師一邊給同學們講述企業歷史,一邊讓同學們體驗運動鞋量腳定制的過程。參觀全球第一條定制智能生產線后,同學們展開頭腦風暴,以“兩岸一家親”為主題設計了一雙雙別具匠心的鞋子。
沿青石長階,賞湄洲好景。在湄洲島,同學們走進世界上始建年代最早、建設規模最大、祭拜規格最高的媽祖廟,體驗三獻禮的過程——三獻禮之源可追溯至南宋初期就形成的“初獻、亞獻、終獻”的三獻儀式。在海平之樂、和平之樂、咸平之樂的伴隨下,在娓娓道來的祝文中,學員們感受著媽祖信仰的魅力,虔誠地朝拜媽祖,祈求媽祖的庇護。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中國臺灣學生孫婉如說:“通過觀看大量的史實照片、文物等資料,我了解了湄洲媽祖廟的歷史沿革、媽祖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深切感受到媽祖文化歷久彌新的生動氣息以及千余年來民眾對媽祖的敬仰之心。”
千年古港賢良港是沿海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媽祖文化從這里傳播到東南亞和世界各地,更是維系海峽兩岸同胞交流的紐帶和橋梁。在本次研習營的最后一站,海上絲綢之路的古老港口——賢良港,學員們通過實地調研更深刻地了解賢良港與海上絲綢之路之間的關系。
主辦方表示,媽祖信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媽祖文化是聯結海峽兩岸的精神紐帶,是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居民的共同文化記憶。此次活動帶領兩岸青年學生通過研習媽祖文化,領會媽祖精神,感悟文化內涵,提高兩岸學生的文化共識,以聯結兩岸同胞感情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研習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