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華僑大學旅游學院和豐澤僑聯聯合主辦的“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旅游學院境外大學生世遺泉州尋根之旅研學活動舉行。泉州市豐澤區副區長丁增輝、豐澤區僑聯主席陳繼紅及各街道僑聯負責人和來自中國港澳臺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肯尼亞等旅游學院境外生代表、教師共同參與研學交流,近距離體驗泉州的世遺風采與多元文化。
同學們沉浸式參觀學習,認真欣賞閩臺緣博物館與僑批館的文物,在不同單元部分內感受閩臺之間的歷史文化,直觀清晰地了解祖國大陸人民與臺灣同胞守望相助的歷史事實,認識到自古以來,閩臺同胞就在中華大地這片家園開發同工、血脈相親、文脈相承、風俗相通。參觀過后,同學們親身參與手包潤餅菜、欣賞香道表演、體驗金蒼繡等活動,還制作了泉州世遺22個地名拓印,沉浸式體驗泉州的歷史文化。活動中,師生觀看了木偶戲表演,了解和體驗空竹與簪花文化。
在當晚舉行的“泉州之旅,我的海絲情緣”研學分享會上,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研學過程中所見所聞所學所悟,以講述圖片故事的形式分享研學體會。
2021級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中國臺灣學生蔡皓宇談到,通過此次研學活動,在認識和感受閩臺兩地文化和歷史淵源的同時,加深了對僑鄉僑情的了解,增強了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肯尼亞華僑、2021級研究生張建銘表示,作為一名僑校學子,要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肩上的責任,在接下來的工作和學習中,會進一步發揮旅游優勢專長,激揚僑史,共話僑夢。
近年來,旅游學院通過主動開展僑校僑生與僑聯僑鄉的共建合作,拓展境外學生培養資源平臺,增進境外學生的家國認同與文化自信。此次活動作為華僑大學旅游學院貫徹落實專項行動計劃、與地市僑聯等組織共建活動的系列舉措之一,旨在進一步加強境外生人才培養力度,增進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培養“知僑史·抒僑情·揚僑夢”的新時代港澳臺僑旅游英才。

閩臺緣博物館合影

參觀僑批館

拓印作品展示
(編輯:張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