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夜的北京之行非常充實,不僅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還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旅游學院2022級中國澳門學生林卓雅感慨。
3月31日至4月2日,我校組織36位港澳臺僑及留學生骨干赴歷史文化名城北京開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研習活動,踏尋北京紅色印記、學習百年黨史,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鑄牢港澳臺僑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培養勇擔民族復興重任的港澳臺僑青年貢獻青春力量。
研學的第一站,同學們來到“左廟右學”的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參觀琉璃牌坊、辟雍等獨特建筑,了解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發展歷史以及科舉制度的意義;行四拜禮,體悟千年傳承的尊師重道思想,學習儒學精髓要義。
第二天天還沒亮,同學們就動身前往天安門廣場參加升國旗儀式。他們揮舞著國旗,伴隨雄壯的國歌聲,注視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音樂舞蹈學院2020級中國香港學生陳紫涵激動地說:“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我的內心熱血澎湃,肅然起敬,感到無比驕傲和幸福!”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是本次研學的重要一站。在館中,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參觀充滿故事的珍貴展品,追憶百年大黨砥礪奮進的崢嶸歲月,接受紅色文化的精神洗禮,感受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來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2020級朝鮮華僑學生韓政昕倍受鼓舞:“參觀完展覽館,強烈的情感在我心中激蕩。身處這個偉大的國度,又時至這個美好的時代,我深感自豪。我們要從黨史中汲取不竭力量,昂首奮進新征程。”
歷史底蘊深厚的故宮是同學們最期待的研學點之一。沿著中軸線,同學們走進故宮博物院,近距離參觀了太和殿、中和殿等皇家建筑,聆聽歷史故事,感受風雨飄搖六百多年的興衰榮辱,尋找消逝的千年歷史痕跡。同學們還在現場體驗了榫卯拼接,感受古代建筑里的智慧,探索故宮屹立數百年而不倒的奧秘。
本次研學,同學們還欣賞了京劇經典曲目《穆桂英掛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參觀了雙清別墅以及香山革命紀念館等地,通過弘揚先輩革命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懷。期間,研習營還邀請朝陽區委黨校董淑玲副教授為同學們授課,和同學們一起研讀和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
在途中匯報會上,各小組運用PPT、視頻、情景劇等多種方式,分別從國學、京劇、黨史、故宮四個視角匯報了三天的研學成果,分享交流了研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