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3點,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與日本長崎縣立大學國際社會學院學生線上文化交流營首次交流活動于楊思椿三樓媒體互動會議室舉辦,中日雙方共18名學生參與了本期線上交流會。
交流會現場
外國語學院岳怡辰同學首先作《泉州市——世界遺産として登録した》(列入世界遺產的泉州)為題的報告,她從泉州申遺成功的事例切入,為日本同學們介紹了泉州的非遺展示點和泉州美食。長崎縣立大學內田陽菜同學則為大家介紹了近代堅定真誠地支持中國革命的日本友人宮崎滔天。宮崎家族珍藏著近代中國仁人志士的救國印記的珍貴史料。
“有用貝殼做的橋,那有用貝殼做的房子嗎?”在聽到泉州洛陽橋的搭建方式時,長崎縣立大學國際社會學院今村心美同學好奇地問道。“有的,在泉州蟳埔村,就有這樣的特色民居——蚵殼厝。”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倪煒愷同學馬上用手機搜索了蚵殼厝的圖片在鏡頭前展示。
在自由討論環節,中日雙方同學就泉州與長崎兩地的地方方言、特色建筑展開交流,例如日常用語“你在做什么”,用日語、長崎方言和閩南語方言的表達都很有意思,雙方相互體驗兩地的方言,對此表示了濃厚的興趣,氣氛十分熱烈。
據悉,我校與日本長崎縣立大學有著長期友好合作關系,“語”日俱進——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長崎縣立大學國際社會學院學生線上文化交流項目由我校國際交流合作處牽線搭橋,旨在搭建中日高校學生交流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與交流氛圍,提升外語專業學生專業能力、增強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