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華僑大學與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簽署“睦友樂相知”友城文化交流項目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聯合舉辦系列活動,通過文化交流互鑒促進民心相通,增進廈門市與國際友城之間的友好互信。
首期“睦友樂相知”友城文化交流項目暨中國廈門市-印尼泗水市友城營,當日下午開營,由華僑大學、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印尼泗水市政府合作局共同舉辦,百余位印尼泗水市政府語言之家學員與印尼各高校學生參與其中。據了解,活動將在六周內,由華僑大學教師主講6個專題講座,包括《中國書法的文化與藝術表現》《國學經典導讀——中華文化的哲學之源》《漢語言文化》《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等。講座采用英語或雙語線上直播授課,同時配備印尼語助教。
廈門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黨組成員、市友協專職副會長林娜表示,今年適逢廈門與泗水兩市締結國際友城關系15周年,首期項目選擇與印尼泗水聯合開展特別有意義,這是雙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堅持推進合作交流、豐富友城關系內涵的重要成果。
印尼泗水市政府合作局副局長法拉代表泗水市政府向廈門市友協和華僑大學表示感謝。她期待學員們通過學習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增進對中國的理解與認識,成為中國與印尼文化交流互鑒的友好使者,促進兩國關系發展與民心相通。
華僑大學副校長王麗霞表示,華僑大學與印尼各界交往頻繁,文明互鑒、交流成果顯著,與泗水市的交往也是淵源已久。本次活動為雙方再續前緣,進一步增進了解、交流互鑒、共同進步提供了全新機遇,學校將發揮優勢,精選師資、嚴選課程,為學員們帶來最優質的活動體驗。

華僑大學與廈門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黃峻/攝)

首期開營儀式線上線下相結合

華僑大學教師進行首場授課,展示中國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