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作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深受本地人喜愛,更“圈粉”國際友人。近日,由我校華文學院、漳州市外事辦公室、漳州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閩南文化工坊茶藝研習課堂”在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開課。我校10個國家的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學員及部分留學生代表,通過為期五天的理論培訓、產業考察及現場研學,沉浸式體驗閩南功夫茶技藝和底蘊魅力,開啟一場跨越國界的閩南文化對話。
研修班圍繞“明茶理、修茶技、傳茶情”三大模塊展開,邀請國家二級茶藝技師、漳州一職校茶藝教師戴佳輝等專家進行授課。理論課內容豐富,從中國六大茶類概論到閩南茶精講,從漳州茶的獨特工藝到閩南茶道禮儀,專家們帶著留學生從中國茶史出發,通過展示各個時代的茶葉、茶藝及茶禮,叩響千年茶韻之門。“我知道,中國的茶祖是神農。”“中國的茶圣是陸羽。”在中國學習了5個月中文的柬埔寨官員班學員何義先認真做著筆記,搶答問題。拿到老師送的小茶禮,他非常高興:“之前我不知道怎么泡茶,這下可以學到真的功夫了。”
茶藝實踐課上,學員們走進平和縣花溪夢田農文旅融合項目以及霞寨鎮西安村農業種養加一體化發展示范項目,了解農田從播種、養護到收獲的全過程以及農業與旅游結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沉浸式領略閩南鄉村的獨特風光與風土人情。他們還探訪林語堂故居文化園,通過文學大師的故園遺韻與文學作品的解讀,體悟“茶潤文心”的東方生活美學,探尋茶文化在閩南人文發展中的獨特印記。
茶藝實操課上,學員們紛紛上手體驗點茶、溫杯、投茶、懸壺高沖等經典技法,在氤氳茶香中感受到中國茶藝的優雅與嚴謹;親身體驗傳統制茶技藝,從茶葉窨制到功夫茶沖泡、開湯審評,每一步都浸潤著對閩南茶藝的深刻理解。留學生們還與漳州一職校師生圍坐在茶藝桌旁,依照“茶盤仔”習俗輪流擔任主泡手,用薄胎白瓷蓋碗沖泡白芽奇蘭茶,以閩南待客禮儀奉茶。來自泰國的張愿兮說:“我要把在這里學習到的茶藝帶回家,分享給我的家人和朋友,比如喝茶叫‘呷茶’,好喝叫‘厚呷’,讓更多人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體驗點茶、溫杯、投茶、懸壺高沖等經典技法

學習“評茶”
(責編:魏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