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由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華珍科研團隊研發的華仔智能中文教育機器人再次“出海”,在卡塔爾華社書館正式展出,得到當地華文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
卡塔爾華社書館在當地通過閱覽優秀圖書以及配套讀書會、影視會和演劇會等活動,講好中國故事,聯誼社區家庭,融入本地社會,為華人社區及其跨社區關聯者服務。在書館當天舉辦的讀書會活動中,華仔智能中文教育機器人作為神秘禮物,和當地小朋友們快樂對話,作為小讀者們可愛的中文閱讀小伙伴,開啟了一段奇妙的中文閱讀探索之旅。
作為機器人輔助語言教學的智能學伴,華仔智能中文教育機器人展示了其先進的雙語模式切換能力,更以其獨特的人機對話、智能口語評測、體系化學中文等特點,特別是《聲律啟蒙》韻律朗讀功能,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此外,華仔智能中文教育機器人還能根據學習者的能力和需求,定制并通過語音命令生成個性化學習內容,寓教于樂,實現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
據了解,華僑大學堅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將語言服務出口作為開展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的有效載體。王華珍科研團隊以“人工智能賦能語言服務”為目標,從2018年開始研發華文教育機器人學習系統,并于2019年獲得華僑大學產業孵化基金投資,2022年11月,受福建省僑辦委托,作為中國首款專門為華文教育量身定制的智能教育機器人,批量“出海”到菲律賓華文學校,成為華文教育創新案例,被中國新聞社、中國僑網、騰訊網、菲律賓華文教育報、華社動態報等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已“出海”“華文教育機器人”近500臺,分布在韓國、加拿大、新西蘭、菲律賓等多個國家60多所華校。團隊還將針對目前華文教學資源結構化程度低、華文教師獲取教學資源途徑稀少、版權歸屬糾紛等問題,結合前沿技術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研發“華文教學資源一站式生成平臺”,更好實現人工智能與華文教育的融合,踐行“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

當地小朋友與華仔機器人進行人機對話

華仔機器人成為卡塔爾小朋友的中文閱讀小伙伴
(編輯:劉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