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僑大學研究基地與華僑大學科研院、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學術沙龍”第十六講在廈門校區舉行,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原所長李景源作《中華文化主體性的百年建構》專題報告。
李景源從“文化主體性的含義”“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體性意蘊”“中華文化主體性的百年建構”三方面層層解讀。他從抽象層面和具體層面兩個方面暢談文化主體性的含義,指出文化主體性的本質即個人或民族的精神獨立性,從中華文化生命體的具體層面來看,文化主體性是指民族文化根性。他表示,中華文化主體性的百年建構過程可以分為中體西用、西體中用、學悟中西、學術中國化等四個階段,中華文化主體性的確立既是百年來歷史和文化變遷的結果,更是一個民族主體百年自覺建構的過程。
在互動環節中,李景源與在座40余名師生圍繞“中華文化主體性建構的四個階段”“文化與文明的關系”等相關問題開展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和交流。

學術沙龍現場
(責編:鄭藝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