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僑大學研究基地與華僑大學科研院、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學術沙龍”系列講座舉辦第十四講。黑龍江大學哲學院教授丁立群應邀以《中國式現代化:重建現代化的普遍本質》為題做分享報告。
講座中,丁立群提出,要從三個維度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對現代化普遍本質的重建。首先是從一元到多元看中國式現代化。他認為,起源于歐洲的現代化運動,尤其是工業革命,曾被視為現代化的基本樣態和本質。以工業文明為核心的現代化模式深刻影響了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導致發展中國家追趕西方現代化,形成了文化同質化的趨勢。但隨著現代化運動的發展,西方現代化模式出現了危機,批判思潮逐漸興起,現代化觀念從一元模式轉向多元模式,發展中國家開始探索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同時也面臨著如何避免西方現代化的弊端和如何避免陷入文化相對主義的挑戰。
其次是從重構現代化的普遍本質和理想形態看中國式現代化。丁立群指出,西方現代化是否是現代化的普遍本質與標準值得懷疑,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旨在重構現代化的普遍本質,超越西方現代化的局限,構建一個理想的現代化形態。
最后是從一種新文明形態的基本范式看中國式現代化。丁立群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是構建一種新型現代化的普遍本質、一種理想的現代化形態,同時也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文明形態。而轉變文明的理性核心、轉換文明的根本價值和形成總體現代化的理想,是新文明形態不可或缺的三個根據。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種新文明形態的基本范式,不僅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新路徑,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發展選擇。
講座在王源興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40余名師生到場聽取講座。


講座現場
(責編: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