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人事處、旅游學院和智慧旅游研究所聯合主辦,以“AI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為主題的華僑大學第34場青年教師學術沙龍在土木樓207室舉行,來自旅游學院、計算機學院、美術學院、福建源之宇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廈門小題旅行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專家學者、企業技術高管參加研討。
旅游學院院長謝朝武教授對各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的到來表示歡迎及感謝。他介紹了學院智慧旅游方向人才培養特點、現有平臺以及產學合作情況,特別指出隨著數字化時代到來,通過AI等技術賦能智慧旅游人才培養,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與專業技能是大勢所趨,同時希望通過此次沙龍加強與跨學科平臺、與企業之間的深度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智慧旅游人才的培養。
活動中,計算機學院王成教授分享了AI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情況,并以湄洲島個人碳足跡微信小程序、鼓浪嶼古建筑的遠程在線實時監測為例,詳細介紹了現代技術在低碳旅游、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美術學院劉姝慧博士分享了AIGC賦能景觀設計的教學與實踐,特別通過實際中的諸多案例介紹了AI技術在文本、圖像、音頻等方面的使用實操,詳細分享了在教學中如何使用AI賦能景觀與規劃課程。旅游學院林美珍教授以三個研究論文為案例,分享AI智能技術在酒店服務業中對員工、顧客行為的影響,探討了影響因素與機制,詳細闡述了面對新技術服務業員工、管理者以及顧客如何使用和駕馭新技術等研究問題。
沙龍特別邀請福建源之宇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廖華副總裁、廈門小題旅行科技有限公司文旅部門負責人黃振總監兩位業界高管介紹了智能導航、智能客戶服務、智能定制旅行等AI技術在文旅行業中的應用,他們建議智慧旅游管理學生要提高智慧旅游知識素養、理論思維和技術實操能力。
沙龍不僅促進了青年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推動了計算技術、設計技術等學科的交叉融合,還搭建了學界與業界的交流對話。參會青年教師與企業高管都表示,通過活動更深入地了解了AI技術在文旅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文旅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發展,今后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企業產品設計與開發等方面要緊密圍繞科技賦能和轉型提升。
沙龍現場
(編輯:魏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