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來自各學院近80名港澳臺僑學生,赴福建南安開展以“魅力蓉中悟思想 成功故里憶英雄”為主題的“行走的思政課”。本次研學活動是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通識教育必修課《中華文化概要》和《當代世界與中國》實踐教學的有益探索。
在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福建南安蓉中村,師生們參觀了“天人合一,幸福蓉中”黨建館和梅山芙蓉李氏家風家訓館,傾聽了全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副會長、中共十七大黨代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振生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思政課,直觀感悟蓉中村從一個曾經耕種無土地、就業無崗位、生計無著落、創業無出路的“四無”小村莊蛻變為遠近聞名的脫貧明星村、全國文明村的奮斗歷程,感受涵濡了芙蓉李氏家族愛國奉獻、崇德尚善、勤勞智慧、剛強自信的淳樸民風和家國情懷,以及李振生書記帶領甘肅、寧夏等11個省(自治區)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暖心壯舉。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駱文偉還為李振生書記和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文彬分別頒發學院“大思政課”兼職教授、實踐指導教師聘書。
今年正值鄭成功誕辰400周年。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鄭成功紀念陵園,師生們舉行了簡樸而莊嚴的祭奠儀式,參觀了鄭成功紀念館,重溫民族英雄“開辟荊榛逐荷夷”的光輝事跡,弘揚抵御外辱的愛國精神。來自中國臺灣的學生代表陳淑珊表示,“我們銘記歷史,緬懷英雄,就是要弘揚民族精神,捍衛祖國統一,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享民族復興偉大榮光!”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袁張帆表示,促進港澳臺學生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是每位思政課教師責無旁貸的共同使命,今后在教學活動中要用好鄭成功文化等特色思政元素,強化思政課的內涵建設,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據悉,此次“行走的思政課”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大思政課善用之”為導向,將港澳臺僑學生思政課帶出課堂、融入社會,著力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親和力和吸引力。課堂還首次采用線上同步直播授課全過程,通過網絡平臺向省內外高校推送,擴大課程傳播面,構建“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網絡云課堂”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努力展現華僑高等學校思政課建設的新氣象、新作為。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思政課
(編輯:魏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