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我校發光材料與信息顯示研究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田成波副教授和魏展畫教授在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Efficient ti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trans-isomeric fulleropyrrolidine additives”在國際頂刊《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在線發表,實現了我校在該期刊上零的突破。

《自然光子學》是Nature大子刊之一,是光學領域(OPTICS - SCIE)排名第1的期刊,影響因子為39.728。
在近期其他相關工作的基礎上(Adv. Mater.,2023,25,2205603;J.Am.Chem.Soc.,2023,DOI:10.1021/jacs.3c10515;Energy Environ.Mater.,2022, e12529;Adv. Funct. Mater.2022, 32, 2110139;Sci. Bull.2021, 66, 339),田成波、魏展畫等人設計合成了具有順反異構的吡咯烷富勒烯衍生物CPPF和TPPF,提出了富勒烯配位化學策略來精細調控錫基鈣鈦礦結晶動力學,改善了界面能級匹配和抑制了二價錫氧化等。最終,基于TPPF的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現15.38%的光電轉化效率(認證15.14%),這也是目前首個認證超過15%的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另外,該太陽能也展現出優異的穩定性。

2023級博士研究生陳靜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田成波副教授和魏展畫教授為通訊作者,華僑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和華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4-01381-7
(編輯: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