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林聞 通訊員 蔡錦陽) 5月30日,華僑大學僑緣·鄰里中心、毓秀僑苑粽葉飄香、笑語盈盈,來自中國港澳臺地區,以及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緬甸、秘魯、泰國等國家的300余名境內外師生歡聚一堂,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囊、射五毒、做艾草掛件,沉浸式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先將粽葉卷成漏斗狀,放入糯米和餡料,再用棉線扎緊……”學生社區中心的阿姨一邊示范一邊耐心指導。在她周圍,同學們圍成圈,專注地包著手中的粽子。形態各異的粽子漸漸擺滿桌面——有的棱角分明如枕頭,有的圓潤飽滿似寶塔,粽葉的清香與糯米的甜香交織,勾勒出濃濃的節日氛圍。來自秘魯的留學生袁笑娟首次接觸包粽子,“原來包粽子需要這么多技巧,看著簡單,做起來真不容易。”在同學的幫助下,她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做中國傳統食物,感覺特別有意義”。
在手工體驗區,境內外學子共同體驗做香囊、編五彩手繩、做艾草掛件等傳統民俗。同學們或低頭專注穿針引線,或相互交流“平針繡”“鎖邊縫”技巧,在協作中重現傳統手工藝的細膩。來自斯里蘭卡的留學生黃一一舉起剛做好的香囊和艾草掛件:“在我們國家沒有這樣的節日,去年在電視上看到中國的端午活動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舉行,感覺非常有趣。這次我也能現場體驗端午節日氛圍,了解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
在趣味游戲區,射五毒、釣粽子、投壺等小游戲熱鬧進行著。“射中啦!連續五發全中!”毓秀僑苑的空地上,射五毒游戲引發陣陣歡呼聲。來自中國香港的戴維彬興奮地展示他贏來的端午文創掛件:“這個游戲很有意思,既能讓我們了解端午驅邪避害的習俗,又使我們體驗了射箭的樂趣。”
近年來,華僑大學“一站式”學生社區以民俗文化為紐帶,常態化開展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受到境內外學生的熱烈歡迎。

原文鏈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454714.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linkV=1748834960000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