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P 圖)
在忙碌的生活中兜兜轉轉許久,我終于尋得機會,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
天還沒全亮,這座安溪小村里就飄滿了茶香。公雞的打鳴聲穿過阿公前些年種下的小竹林,傳進耳朵將我喚醒。洗漱完走下樓,一眼就瞧見阿公正坐在廳堂搗鼓他新得的青白茶杯。擺在窗臺上的老式收音機正播放著阿嫲愛聽的山歌,她坐在門檻上,仔細挑揀著剛摘的青菜。見我走近,阿嬤抬手指了指餐桌,說道:“趕緊去吃早飯,別餓著肚子。”
飯后,我從阿公斟滿的茶壺里倒上一杯鐵觀音,準備上樓讀會兒書。正準備抬步邁上臺階,阿公走過來,輕輕拍了下我的肩膀說:“囡仔,樓上風大,多穿件衣服再去。”沒過一會兒,阿公喝完茶也上樓了,沒有打擾我,他只是拿著一份報紙坐在一旁翻閱。等我放下書,阿公才湊過來,指著報紙上的奇聞軼事跟我聊天,說著說著又回憶起他年少時揣著硬幣去村口買報紙的往事。微風輕拂,欄桿上的風鈴叮當作響,和枝頭嘰嘰喳喳的鳥兒應和著。抬眼看到天上有飛機飛過留下的一條細長白痕,我打趣說:“阿公,你看那像不像粉筆在藍天畫線?”阿公瞇著眼瞧了瞧,點頭笑道:“還真像。”
午后的陽光更熱乎了,阿嬤和村里幾位老人坐在院子里話家常,桌上擺著一壺清茶和一盤橄欖。大黃狗趴在門口的榕樹下,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弟弟妹妹都在屋里睡覺,樓里變得安靜,腿上蓋著薄毯的阿公躺在竹搖椅上,準備打個盹。時間慢慢過去,直到樹下的大黃狗又開始汪汪叫,大人小孩才悠悠轉醒,樓里很快又響起弟弟妹妹的嬉鬧聲。
傍晚,灑落的夕陽余暉把半邊天空染成橙紅色,棉花糖般的云朵飄在空中,靈動又可愛。我站在窗邊往外看,發現幾只鳥兒拍打著翅膀返回屋檐下的小窩,不禁覺得它們就像不久前歸家的自己,風塵仆仆。晚風吹過柳梢,撩動我的發絲,也帶著院里新長出來的小絲瓜輕輕晃動。晚飯做好了,阿嬤扯著大嗓門用閩南話喊道:“呷飯嘍!”緊接著,碗勺相碰的清脆聲響開始在飯廳里回蕩。阿公夾起一塊絲瓜放進我的碗里,阿嬤笑著往弟弟妹妹的碗里添菜,念叨著:“多吃點,別挑食。”我想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充滿煙火氣的三餐四季。
晚上閑來無事,我和阿嬤一起出門散步,順道去讀過的小學溜達一圈。如今這所學校已經遷到新校區,舊校區成為村里人小憩的場所。坐在操場上,仰望星空,我感覺心里的煩惱都沒了。阿嬤笑著說:“轉眼你也長大了,我和你阿公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吃你的喜糖。”我鉆進她的懷里撒嬌,笑著說:“肯定能吃到,你們還要陪我很長的時間。”阿嬤樂得笑瞇了眼,那笑容,我怎么看都看不夠。
夜深了,我躺在吱呀作響的舊木床上,聽著隔壁房間傳來的阿公阿嬤的鼾聲,心里特別踏實。回想這幾日,清晨在茶香與雞鳴中蘇醒,長輩們的聲聲關懷,午后一家人各自愜意的模樣,還有傍晚熱熱鬧鬧的晚餐,樁樁件件都讓我眷戀。離開的日子越來越近,心中滿是不舍,可我知道,無論走多遠,家鄉始終是我心底最柔軟的牽掛,親人的愛也會一直伴我前行。這些美好的日常,都會成為我未來無數個疲憊時刻的溫暖慰藉。
(作者系華僑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2023級學生)
原文鏈接:https://szb.qzwb.com/qzwb/pc/cons/202504/25/content_132028.html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