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時光,逍遙湖波光瀲滟,綠茵草坪延展天際,陽光溫柔,微風輕拂。4月21日,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打造的“逍遙湖·威海藍色碳匯公益基地”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生態法治探索者”——華僑大學法學院“雙碳”目標下藍碳交易機制創新項目團隊。此次研學實踐,既是檢察機關藍碳司法經驗的集中展示,更是“司法實踐場”與“學術研究圈”的深度碰撞。
檢察干警化身“生態講解員”,帶領華僑大學的學生們實地參觀了基地展廳,了解威海檢察機關在海洋公益中融合藍色碳匯的探索實踐。通過觀看經區檢察院公益訴訟宣傳片、碳匯知識互動屏等,同學們直觀感受了檢察機關如何通過確立認購碳匯方式替代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機制,讓“紙面法條”變成“藍碳實景”。
“選擇‘逍遙湖·威海藍色碳匯公益基地’作為北方沿海地區研學首站,正是看中這里司法實踐領先、保護機制完整、社會成效顯著的標桿價值。”華僑大學的學生們紛紛感嘆,這次研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們對法律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的新認知。
“將海洋公益訴訟與關心下一代教育相融合,將生態文明的種子早早種進孩子們心里,也是我們檢察機關努力探索的方向。”該院副檢察長柳永濤介紹,“‘逍遙湖·威海藍色碳匯公益基地’常年開放科普研學預約,期待更多生態守護者、法治研究者、綠色傳播者走進這片‘會呼吸的海岸線’,共同見證‘檢察藍’如何守護‘生態藍’,讓藍色碳匯的價值被看見、被珍視、被傳承。”
原文鏈接:http://paper.dzwww.com/sdfzb/data/20250423/html/4/content_2.html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