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琳通公主曾寫下“中泰手足情 綿延千秋好”的詩句,而華僑大學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項目,正是這句詩的生動寫照。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4月2日恰逢泰王國詩琳通公主70周歲生日。當日下午,校長吳劍平來到華文學院詩琳通圖書館,與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的泰國學員代表齊聚一堂,以“中泰手足情 綿延千秋好”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副校長林宏宇,國際處、華教處及華文學院主要負責人參加座談。
綻放:學員分享在華心得,見證成長足跡
座談會上,從零基礎學習中文,到如今能夠流利地用中文分享自己的見聞感受,學員們講述了半年多來的成長歷程。來自泰國皇家警察總署移民局的學員音美蓮提到,初到中國時連點餐都困難,如今已能自信地與中國朋友交流,“我特別喜歡和中國人交流,在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泰國皇家空軍總部的學員陳幸子分享了在深圳參加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的見聞,感慨“我想把我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泰國的同事,讓他們了解中國高科技的發展,并探討未來泰國空軍與中國高科技企業合作的可能性”。
交流:互動共話文化體驗,講好中國故事
在交流環節,學員們暢談了自己參加過的活動,如書法、茶藝、剪紙、太極拳和中秋節博餅等,并表示這些經歷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文化。來自泰國最高行政法院的王蘭說:“印象最深的是參加婦女節活動,我們在漳州體驗了穿畬族的傳統衣服,品嘗了艾葉餅和本地人做的閩南菜。漳州人民很熱情,他們還教我怎么跳竹竿舞,帶我們去品嘗漳州最好吃的楊桃。”來自泰國農業與合作部的陳美清動情地說:“我參加了中秋節活動,當我和同學們一起品嘗月餅,聽著關于月亮的傳說,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蘊含的濃厚親情和團圓之意。”
寄語:鑄牢命運共同體,賡續中泰一家親
在聽取學員們的發言后,吳劍平強調,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誼金色50年”。吳劍平還對學員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深入了解中國,從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中受到啟發,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二是講好中國故事,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故事、福建故事和華大故事,吸引更多泰國人民來華留學、旅游觀光、投資興業。三是推動中外友好,自覺做中泰友好合作的踐行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參與者,為更好造福中泰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作出貢獻。
活動最后,泰國學員舉行了簡樸而莊重的儀式,共同為詩琳通公主獻上生日祝福。


原文鏈接:https://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4MAaULTutgs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