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王金植 通訊員高鐘靈)近日,溫陵講壇《乘奇思妙想之舟,赴星辰大海之約——漫談中國科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主題講座舉行。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郭琦老師擔任主講嘉賓,以豐富史料與生動案例,帶領觀眾縱覽中國科幻百年歷程。
郭琦借英國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名言點題:“先進技術如同魔法,但科幻的根基始終是科學精神。”這一觀點成為貫穿全場的思辨主線。
溯源上古,《山海經》虛實相生的地理志異與《列子》“偃師造人”的東方機械想象,展現了華夏先民對未知的浪漫求索。郭琦指出,這些早于西方同類題材的奇幻敘事,印證著中華文明對創造力的永恒追尋。
沿著時間軸線,講座梳理了從1904年《月球殖民地小說》的科學啟蒙,到老舍《貓城記》的社會隱喻,從鄭文光《飛向人馬座》的硬核科技再到《三體》的哲學思辨,揭示中國科幻始終在“科技理性”與“人文關懷”間尋找平衡。
郭琦介紹,中國科幻的崛起源于文化自信與工匠精神的交融:《流浪地球》系列展現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眾籌模式下的創作共生,都彰顯著產業發展的新范式。
整場講座在歷史影像與未來圖景的交織中,讓觀眾完成了一場橫跨數千年的想象力漫游。
原文鏈接:
泉州晚報:https://szb.qzwb.com/qzwb/pc/cons/202503/27/content_128019.html
泉州網: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5-03/27/content_9135844.htm
(編輯:陳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