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林曉云
作為第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的配套活動之一,首屆農行杯高校(廈門)文化創意大賽前日下午在會展中心D廳的高校創意大賽展區舉行頒獎典禮。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碧玲出席并為獲獎選手頒獎。
此次高校文化創意展區的作品,是從各個學校報名參賽的709件作品中,精挑細選出200件入圍作品展覽,并在展覽期間進行大賽決賽。經過評委投票,并根據現場觀眾占20%投票進行綜合演算,按照最后得分來為兩大類的作品確定此次大賽的金、銀、銅獎。
大賽共評選出2大類18件作品,共2項金獎,6項銀獎,10項銅獎。創意藝術類金獎被廈門大學作品《惠安四姐妹》摘取,商業產品類金獎被華僑大學作品《“門”里“門”外的世界》奪得,此外,廈門理工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廈門演藝職業學院等學校學生作品榮獲銀獎和銅獎。
市教育局局長賴菡對此次大賽做了總結,肯定了此次大賽的成果,高度贊揚了此次大賽的獲獎者,并預祝下屆賽事能更加精彩。本次大賽的總冠名商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則由行長朱衛國作為代表,表示今后將更加關注大賽的相關活動,大力支持大賽的發展。
金獎作品 《門里門外的世界》
作者:李志林 王萍萍(華僑大學)
這兩位來自華僑大學建筑學院的學生說,在自己眼中,廈門是溫馨的城市,一座海上花園。為一座美麗的城市作出的創意,必須是能體現廈門本身,而不是屬于別的城市的創意。從設計的開始,他們就從“廈門”兩字出發,提取元素。結合廈門本身多元的特性,從“門”中產生了無數多種的可能。
銀獎作品“煲容”概念電飯煲
作者:李洋鵬(華僑大學)
李洋鵬是華僑大學機電學院07工業設計學生,“煲容”概念電飯煲融匯廈門文化特征,將“和而不同,滿足個性”的設計理念貫徹始終。電飯煲外形采取廈門市鳥——白鷺為設計元素,將其設計成為水箱與把手部分。水箱可根據需要自動為鍋內注入烹調所需用水。內部為雙鍋體雙加熱單元設計,分別用于蒸飯、煲湯。通過上蓋的智能觸屏可實現分別加注水量,單獨控制火候的功能。從而滿足蒸飯、煲湯同時享用的需要。
原文鏈接:http://www.xmnn.cn/dzbk/xmwb/20100621/201006/t20100621_1465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