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伊始,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周煉博士在A&HCI索引JCI一區刊物Topoi發表論文“What if Vulcan Does not Exist? A Discussion of Cococo?Reference Proposal and Mythical Name”。
歷史上的舊有科學理論被推翻之后,被一些哲學家稱為“神話”。而在這些理論中起到核心解釋作用事物的名稱,被稱為“神話名稱”,例如燃素理論中的“燃素”和火神星理論中的“火神星”。國際上新近出現的“反向有條件共指方案”(Conversely Conditional Co-reference proposal)嘗試揭示神話名稱的語義框架。周煉博士的該論文分析并批判了這種方案,認為該方案會引起信念與意圖之間的沖突,無法自洽地解釋包含神話名稱的否定存在句(例如“火神星不存在”)的意義,從而也無法真正闡明神話名稱的語義。

據了解,該文是周煉博士2025年發表的第三篇A&HCI索引論文。今年6月和4月,周煉博士分別在A&HCI索引JCI一區刊物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發表論文“Unification of Talking-About and Talking-To: Defending a Meaning-Related Condition for Using ‘You’”,在A&HCI索引JCI二區刊物Acta Analytica發表論文“De re Necessity and de se Intention: Defending a Further Restricted Essential Indexical Thesis”。
(責編:鄭藝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