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術學院2021級產品設計專業本科生張礎藝憑借優異的綜合表現,被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未來人居設計專業錄取,攻讀碩士研究生。這位來自中國香港的青年,正逐步成長為一名具備國際視野與創新精神的未來設計師。
自幼成長于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張礎藝對設計美學有著天然的敏感。但他的藝術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中學時期的手繪能力并不突出,甚至略顯薄弱。然而他始終堅信勤能補拙,堅持每天練習繪畫,并逐漸善于借助電腦軟件等數字工具進行設計表達。
2021年,他毅然離開熟悉的家鄉,選擇來到華僑大學開啟設計求學之旅。“設計要打破邊界,我的第一步就是走出舒適圈。”他坦言。在華大,他系統學習了產品設計理論與方法,積極參與設計工作坊,鍛煉了組織能力和跨學科協作思維。
在華大,張礎藝始終保持對設計的熱情與探索。他參與多個科研項目與設計競賽,在藝術與科技交匯的領域尋找突破口。他曾在香港 Natural Living 公司參與室內設計,并參與尖沙咀 AA28 大樓翻新項目,探索建筑與人的互動關系。在深圳桃里坪山翻新項目比賽中獲得入圍獎,并在3D打印技術研究項目中取得優異成績,在 LuoFu 拖鞋杯設計賽中亦有所斬獲。
2023年,他赴劍橋大學交流學習,這段經歷成為其學術旅程的重要里程碑。他積極參與學術研究,論文《Potential of the Crypto Market in China》獲 Raghavendra Rau 教授認可,并發表于劍橋在線期刊。這段經歷不僅拓展了學術視野,也堅定了他不斷追求卓越的信念。
在華大的學習生活中,張礎藝不僅提升了專業素養,也加深了對設計社會價值的理解。蘇上舟副教授提出“藝術設計是與我們常在的,審美是無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觀點,讓他堅定了探索多媒體藝術與交互設計的方向;江紹雄老師對“真善美”的哲學闡釋,引導他思考設計背后的文化意義與人文責任。
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曾與團隊深入福建山區,設計兼具傳統審美與現代功能的公共設施,為鄉村振興貢獻設計力量。“用設計連接人心,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他說。
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豐富的實踐經歷與國際化視野,張礎藝在2024年研究生考試中脫穎而出,成功被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未來人居設計專業錄取。“從華大到清華,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希望探索人、科技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未來人居設計提供中國方案。”他表示。
張礎藝的追夢之路,是不斷突破自我、踐行初心的過程。從香港到華僑大學,從國際競賽到鄉村田野,他用勇敢與堅持詮釋青年設計師的使命擔當。正如他所說:“設計不僅是創造美,更是解決問題、傳遞價值的語言。”他希望自己的經歷,能鼓勵更多學弟學妹勇敢走出舒適圈,在探索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張礎藝在深圳桃里坪山翻新項目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張礎藝參加劍橋大學交流項目(左二)

張礎藝在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左一)
(責編:蔡君韜)